第三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重庆举行

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为第三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现场。 钟旖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法治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18日在重庆市召

图为第三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现场。 钟旖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法治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18日在重庆市召开。来自中国、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知名法学院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法学教育的国际传播、国际法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等议题展开线上线下交流。

中国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线上致辞说,法学教育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在法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的成果丰硕,例如中国西南政法大学先后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法学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探索“双语双法”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

杜柯伟称,期待各方能够以人文交流理念为引领,加强交流互鉴,发挥人文交流育人功能,培养具有较高法律水准、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人文交流使者,为服务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双方民心相通作出贡献。

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务秘书育沃以通过线上致辞表示,当前,在经济、贸易、金融及安全领域,东盟各国都与中国不断深化合作,对柬埔寨而言,通过加强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法律人才是重要且必要的。柬埔寨希望学习中国在法治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包括对民众法治知识的普及、高端法律人才的培养等等。柬埔寨高等教育机构也期待能够与中国更多的优质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

“法治,是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的重要保障。加强法律交流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法学法律界的共同愿望。”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伟在线上就中国与东盟法学法律界的交流合作提出建议。他认为,中国-东盟法学法律界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发展规划的对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实施,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法治合作,共促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加强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加强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法治合作,为促进地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本届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与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承办。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政府外办积极支持西南政法大学举办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连续三年作为该活动支持单位、推动相关论坛成果落实,实现了外事部门与西南政法大学的活动共办、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推动了该论坛实现可持续发展。(完)

文章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网址: http://www.zqgjyj.cn/zonghexinwen/2021/1219/386.html



上一篇:重庆新添一所高职院校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正
下一篇:重庆铜梁党代会报告解读:着力“四个大抓”,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 | 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 重庆高教研究版面费 | 重庆高教研究论文发表 | 重庆高教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重庆高教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