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方[08/04]
- · 重庆高教研究版面费是多[08/04]
学士学位上面是什么学位(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世纪初,西方一些知名高校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道路。 哈佛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了“通识课”,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
本世纪初,西方一些知名高校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道路。 哈佛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了“通识课”,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必须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 我国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人性化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并不是对技术异化批判的结果。
批评精神的最后一面是高校知识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 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很难做出科学决策,因此倾听专家意见,邀请专家参与决策是决策机制的一环。 专家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对职业特有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批评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 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高校越来越深地卷入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研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技; 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体现在高校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上。 除了生产力对社会的贡献外,高校还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向社会提供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评、思想道德建设等精神产品。 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向社会投资各种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内容。
你觉得本科生到底该不该文?
本科生到底该不该写论文,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本科生在校4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毕业论文是他们最好的考核。 无论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可以体现在论文中。 纵观历史,确实有不少优秀论文出自本科生之手,引起学术界的反响和重视,为某些领域做出贡献。 所以,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但任何现象都有其特殊性,本科生写论文很难一刀切,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写论文很难,但写优秀的论文更难。 也许有些学生在论文写作上做得不好,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论文没有完成,但校方也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能力,也不能不毕业。 现在学生压力大,入学难,毕业难,就业难。 我们要给他们充分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文章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网址: http://www.zqgjyj.cn/zonghexinwen/2022/1207/526.html